如果你從事的工作與行銷相關,我想你可能有一連串的故事可以集結成冊,或者有說不完的荒誕歷程吧,除非你總是遇到好老闆、優質客戶。那真的是,恭喜~恭喜~恭喜~你啊!
大多數時候,眾多老闆們不是真的對行銷有興趣,因此可能挺外行的,只是想要有好的方法幫助他們的企業可以獲得成長。不過正因為如此,老闆或業主所做或所說的某些事情,將會使行銷人的工作更充滿挑戰性,甚至困難重重。
你可能已經遇到了所有可能的情況,或者身為老闆的你已經做了這些,以下我將分享 5 個會讓行銷人感到瘋狂或翻白眼的行為。
1、對自然搜尋排名過度看重
網路上流傳許多搜尋引擎優化的資訊,有些正確、有些則會令人混淆,不過很多老闆都認為獲得搜尋排名就是 SEO 的完全意義。
當然,獲得良好的自然搜尋排名很重要,但搜尋引擎優化的主要目標是提高知名度、建立品牌聲譽,並推動訪客數量的增長和促使轉換。
換句話說,更好的搜尋排名並不是 SEO 的唯一目的,而只是達成結果前的過程。假設完全把焦點放在搜尋排名上,不僅容易適得其反,也會有著不合理的期待與使用錯誤的做法。相對地,對任何一種數位行銷手法過於倚賴和存有錯誤想法都不是什麼好現象。
2、以為社群行銷可以取代廣告
廣告是一種投資,卻也是許多老闆猶豫不決的部分,特別是行銷預算非常有限的情況之下。
雖然媒體報導過不少成功案例,社群行銷確實也是有極大用處,不幸的是,這容易造成不合理的期待或錯誤的心態,導致幾乎帶來的是失望。
社群行銷不是沒有效果,只是它並非是全能無敵的,而且在現今白熱化的環境中是存有明顯缺點的,或者根本無法全盤掌控某些平台所制定的遊戲規則,這是某些老闆或創業者沒有去加以了解的情況。
相對於廣告來說,社群行銷是長期的經營策略,也能降低廣告預算的支出,但是很難在一開始就快速見效(普遍機率不高)。兩者可相輔相成,更能創造共贏。
3、擁有可笑的預算和預期
偶爾,老闆或業主會在完全絕望之前來找你,作為挽救事業的最後希望。
老實說,不能責怪行銷預算有限的老闆,而且這在中小企業是很普遍的情形。他們想藉由專業行銷人來幫助他們做出明智的決策和操盤也沒問題,唯一的問題是他們的期望有點不切實際。
客戶或老闆理解數位行銷可以幫助他們的事業發展,但卻沒有給予足夠的資源、時間來執行、優化,並且還想要立即性的巨大效益。(大概就類似那種花50元就中頭獎的心態)
因此,坐下來與客戶、老闆進行妥善的溝通很重要,以便使他們了解多少預算能做多少事。明智地將一些現實面攤開來說,這樣屆時才不會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咎於你身上。
4、過時網站或不符合市場的產品
許多企業、老闆不知道如何評估網站的好與壞,他們通常更不願意聽到自家網站或產品存有某些問題。不幸的是,這確實是一個經常發生的問題,因為一開始就缺乏正確的觀念。
現階段網站、產品已經跟行銷無法獨立開來了,因為網路世界和消費習慣已經更加複雜化了,這必須要比幾年前考慮更多的因素,產品力、網站設計、用戶體驗…對行銷效益著實有巨大的影響。
所以,想要提升行銷效益不能單純地想靠外部技術,而不願意從改善自身不足之處做起,這本身就是一個扯後腿的事情。
5、不願意投入資源做改變
很多老闆、業主只想要更美好的結果,卻不想投入資源進行本質的調整。
無論情形是什麼,他們不一定認為自身存有錯誤,沒有理由非更改不可。相反地,他們希望你以其他方式且不必多花錢就能創造奇蹟,為企業扭轉現有的問題。
這對於企業內部行銷人員來說,無疑是想逼瘋他們,畢竟某些層面不可能不花錢,他們更不可能靠自己墊錢解決。所以,老闆、主管給不了相對應資源之下,問題不僅解決不了,最後通常他們也只能選擇離開現有環境。
最後想說的是…
有時候,客戶或老闆想要做些什麼事情,只是因為他們聽說應該做什麼,但不清楚這代表什麼或知道這能夠實現什麼目標。無論是選擇外包或內部解決,願意學習與合理投資才能增加成功機會,而不是單純找人來創造奇蹟。
你還曾經遇過哪些扯後腿的老闆行為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也歡迎想要自行爆料的老闆、主管們)
文本上您的撰述我認為大多數是有一點數位行銷概念的老闆。
我曾遇過完全不懂數位行銷的老闆,那真的事每件事情都要問個很詳細、很累。跟完全空白、外行的老闆溝通很痛苦,因為光是溝通就耗費不少時間。
遇到很懂得老闆也是很辛苦的事。
光是他的意見就佔滿的全部,然後再責怪你沒有想法。
我會覺得如果求職,就要問一下老闆的專業背景是哪一塊,如果是行銷或業務,那比較適合,因為有些概念,如果是RD就要了解他有沒有市場背景,會不會變通。如果老闆是財會出身,不是很建議,因為思維很短,大多以內勤導向為主。
求職也許要找一個有點Sense,預算有一定,又可以充分授權的老闆比較適合吧。
有時行銷其實要掛在總經理室,因為是公司的腦,燒腦的工作其實很辛苦,不斷要轉換與更新自己。
以上是小小心得分享。